2018生产力矛盾的再思考
内容摘要:无论从自然还是生产角度看,劳动时间对于劳动主体都是稀缺的,劳动时间的稀缺性和需求的无限性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矛盾,人们在采取各种方式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不断的把生产力推向前进。并且以这一矛盾为核心依据的生产力内部各基本要素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双向循环和动态平衡的系统,生产力的基本矛盾在这一辨证的动态循环系统中不断的反复推演,使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 生产力 ;矛盾 ;劳动时间的稀缺性需求的无限性 节约 ;
一、学角度的生产力内部矛盾新思考 ;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解决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其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其表明了生产本身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属于不同的范畴,并且生产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即得力量,是由客观的物质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马克思原理,一个有机整体必定有其内部矛盾,或者更严格的说生产力也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其在发展中不是一个因变量——一个靠外力推动的物,而是一个自变量,是有以其内部矛盾为动力的组织系统,那么生产力内部矛盾又是什么呢?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之一——“;人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双向循环与动态平衡”。其中人是双向循环的起点,是生产力系统的中心。就生产力本身来说,人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因素,其在生产过程中既是物质资料生产的设计者和控制者,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承担者和实现者,没有人就不会有劳动资料,自然就无法构成劳动对象的总和,也就不会存在人类社会和生产力,也正因此,马克思把劳动者称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列宁则称之为“全人类首要的生产力。”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求和主导力量,是研究生产力内部矛盾的焦点和窗口。有学者指出“生产发展的起点和终点[相对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1)事实也正如此,和生产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力是一种即得的、作为前人实践结果而存在的社会力量,是人们从事现实的生产实践以及由生产实践所决定的其他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们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力出发才能创造出新的更高的生产力。因此,对于每一代人,生产力的起点都是即定的,即定的生产力当然无法满足人无限的需求,由于人的物质需要得以满足的源头是自然,这就导致理论界认为生产力的内部根本矛盾是人无限发展的需要与自然不能完全满足人的矛盾。但从经济学角度看,一方面自然在生产力的构成中本身是处于被动地位的,不起支配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今天,能源并没有枯竭,甚至新资源不断的被发现。社会经济总体上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展壮大的经济对资源需求不断增大,但只导致了供需的暂时失衡,由资源永久性枯竭而使某种生产终止的现象始终没有出现过。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在社会生产中单个生产者并不关心资源的稀缺问题,只有当供不应求时,他们必须多付出劳动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才使他们感受深刻。因此从生产角度看并非自然不能满足人,而是人自身的生产不能满足人自身的需求或无限发展的需求,这就出现了在一定历史阶段无限的需求同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有限的供给之间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总是存在的,因为对于每一代人来说生产力总是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排除本身原有欲望的不能完全满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化发展,消费的需求本身也是不断升级的。再进一步想,如果人不受生命周期的限制,他的生产时间就是无限的。拥有无限的生产时间,即使是在既定的生产力条件下,劳动者也不用担心想要得到的东西得不到满足,(其中最重要的是如果生产力不发展,劳动对象不扩大,消费的欲望或需求就不会发展。需求就会失去了他的无限性。需求失去了无限性,需求的满足就不在遥远。生产力也就会失去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会停歇不前,或者可以这样说,正是受到劳动时间的有限性的客观胁迫,人们才会担心现有需求的不能满足。在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生产力得到了客观发展,劳动对象得以现实扩大,消费需求才得到发展。劳动时间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又得以突出。)那么人就无须提高生产力,生产力少了劳动者的能动作用也就自然得不到发展。但幸运的是作为生产主体的人,客观上是受生命的有限性和劳动时间的稀缺性制约的。因此,对于每一个劳动者来说,生产的时间都是稀缺的。但同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消费的需求又总是无限的,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稀缺的生产时间同无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时间角度的生产力基本矛盾的具体分析首先,从自然的角度看,时间是运动的最普遍、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之一。它普遍必然的内化于一切物质形态的具体运动过程中,是构成一切物质形态之间普遍联系的纽带。时间使物质的运动获得最普遍表现方式。而人是物质的类分子,其运动本身也不能脱离时间而存在。因而,说时间是人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前提就不言自明了。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时间是人通达自然的唯一路径,是劳动得以存在并实现的必要前提,劳动无法离开时间独立存在。时间又属于物质范畴,对于人来说它既是一种自然资源,又是人凭借自身存在前提转化成的内在资源。时间双重性决定了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时间作为自然资源本身有它的无限性,但由于介入劳动后,被内化成劳动者自身的资源,时间就取得了稀缺性。尽管我们不可否认它这种资源也是稀缺的,但除了时间外其他任何资源都可能找到替代品。因此对于劳动者和生产来说真正稀缺的只有——劳动生产力的动时间。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史就是分工的发展史。分工是生产力发展或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要前提。在行业之间的分工时期,每个工人都有专门固定的工作,由于工人长时间的从事一种专门性的简单工作,就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过渡到了行业内部的分工,此时工人长时间的从事一种专门性的简单局部操作,局部劳动的方法逐步完善,节省劳动时间的经验也得到逐步积累。并且由于局部工人整天连续不断的从事同一操作,不必调动劳动位置和切换劳动工具,这就缩小了劳动的间隙节省了劳动的非生产性时间的耗费,就达到了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的目的。再有,专门从事某一种固定的工作,由于经验的长期积累,有利于劳动工具的简化、改进、多样化。而工具的简化、改进、多样化又是创造机器或机器革新的物质条件之一,也是在生产中节约或进一步节约劳动时间的前提之一,当然这一切的提升都要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分工又恰恰是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一个必要前提。总之无论从分工的哪一个角度看,分工的存在都是一种和分工以前或细化以前相比较的以节约劳动时间为“自因”的存在形式,换句话说分工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解决劳动时间对于劳动主体的稀缺性同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并且我们将看到一切围绕生产与消费展开的生产和非生产活动都是为了在一定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使用价值,以达到调和需求无限性和劳动时间的稀却性这一矛盾的效果。;分工的直接,必然结果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再降低单个产品价值的同时也是解决劳动时间的稀缺性问题,例如,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前生产一件上衣需要2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后就只需一小时,那么节约下的一小时可以用于进行满
页:
[1]